中式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
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,以“天人合一”思想作为指导,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园。植物的形态审美、种植技法、文化内涵紧密融合。中国式庭院植物景观主要有以下特色。
一、师法自然
“师法自然”是中国古代庭院植物景观的基本原则之一。首先在植物选用及景观布局方面,中国古dai庭院是以植物的自然生长习性、季相变化为基础,模拟自然景致,中式庭院设计,因地制宜,随机造景,达到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kai”。另外,在景观组织方面,利用借景将自然山川纳入园中,或者利用欲扬先抑、小中见大等手法,造成视觉错觉,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庭院里,也利用“三五成林”,创造“咫尺山林”的效果。在植物选择上,追求质朴、清逸的种植风格,重视花木的姿态、画意。植物以古、奇、雅、色、香、姿为上选,在配置形式上,以孤植、对植及三五株丛植为主。
二、用具有特定观赏寓意的植物造景
每种植物除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外,还具有一定的观赏特性。植物独特的形态、色彩、芳香、声响、风韵之美组成极为丰富的观赏特性,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,创造园林意境,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传统手法。如松、竹、梅的“岁寒三友”,梅、兰、竹、菊的“四君子”,荷花的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;以竹的刚直不阿、松柏的苍劲、翠竹的潇洒、海棠的娇艳、芭蕉的洒脱、杨柳的飘逸、秋菊的傲霜、兰花的幽雅等来寓意造景在中国古代庭院中屡见不鲜。因此选择不同的植物,创造的景观效果、立题寓意也有所不同,满足的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。
三、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相结合
中国古dai的文学、绘画对植物配置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在古dai庭院中,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绿化,而且还力求能入画,要具有画意。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常常以白墙为纸,松、竹、石为画,在狭小的空间中创造淡雅的国画效果。古代庭院里很多植物景观因诗而得名,按诗取材,如苏州拙政园的“兰雪堂”,取自李白的“春风洒兰雪”而命名。
四、有成熟的理论和种植程式
自明dai开始,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有了成熟的理论总结,出现了造园专著或与造园相关的其他著述。例如,在《园冶》中对相地、因地制宜、借景的种植手法有详细论述,还对大量种植程式进行了总结,如“栽梅绕屋”、“芍药宜栏”、“院广堪梧,堤弯宜柳”等。在小庭院中,有一些建筑环境植物种植程式沿袭下来,如“移竹当窗”、“蔷薇扶壁”、“榴花照门”、“紫藤盘角”,都是花木配置的典范。
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不仅注重栽植方式,而且还追求景观的深、奥、幽、雅。现代中式庭院承袭古典庭院的文化传统,以写意的手法再现其空间的精致,但更加简约,很重视植物的象征意味、装饰功能,往往会把植物的配置单纯化,使其特征更为突出。
如果住宅本身偏欧式风格,可适当融入铁艺、秋千、藤蔓、月季、铁线莲、绣球等元素,一定会让整体充满生机,但是庭院的生产与终效果的形成并不会一蹴而就,如月季拱门的设计到成型要2-3年,所以此处必须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和未来的发展走向,切不可急于追求眼前的效果。
庭院的后期维护也是一项大工程,很多植物与设计你必须通过实践来得出经验,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庭院就像一个拼盘,如果某一个地方有问题,非常影响整体的效果,所以在后期,哪个植物被晒死了,哪盆花不适合摆放在某个位置,都需要再修改考虑,就像文章一开始我们就要先构思,再提笔,后反复地念,反复地修改润色。
您好,欢迎莅临一禾园林,欢迎咨询...
触屏版二维码 |